loading
展览设计
策展
展览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策展
大地艺术节

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渔耕粤韵”板块微美术馆群

“艺术在樵山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是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瀚和文化),运用“艺术创生”的方法论,以推动地方振兴发展为宗旨,开展的国内首个全域性地域型艺术节。本届主题“水係南海”,即“水就是南海”的意思。这是一句既有粤语方言味道,又带着少许古文风格的表述。它通过一个预设,希望人们带着好奇,带着猜想和探问,再一次走近南海,在不断接触具体物象的过程中,感知背后的哲思与抱负。从古远到未来,水是南海的社会生态,也是文化的心态和奋斗的姿态,更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常态。随形顺应,水係南海。

- 渔耕小舍—湖边的微美术馆 本届南海大地艺术节我们受邀策展“渔耕粤韵”片区,“渔耕粤韵”是位于西樵山下的传统桑基鱼塘景观园区,基于南海特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可持续发展考量,我们邀请6组建筑师和艺术家组合改建环湖沿线的原有房屋,形成以“水”为叙事的环湖微型美术馆群,以呼应场地文脉和本届大地艺术节的主题。每一组作品都是建筑师和艺术家合作的产物,每一座微美术馆都可以被视为一件关于“水”的阐释的独特空间。 徐浪与冯瑞合作的《垂直的自然》以清水混凝土的建造模糊了“层”与“界面”,似人造山石般融入自然,使游逛充满了视觉和体验的变化。艺术家的马赛克作品借由混凝土的缝隙填补并扩展了空间关于自然的抒写。罗宇杰与彭斯的合作《井木间》则以“井干”式的木构造简洁优美地构造出一个围合性空间,观众需要屈伸进入再抬头仰望艺术家的作品,也可攀爬其上,近距离感受悬置在顶部的作品。建筑师从观者的一系列动作预期,探讨了作品与空间的多种感受的可能性。在《山海禅灯》中,建筑师王欣追拟宋代的“草庐”与倪瓒的“容膝斋”,以原有建筑范围设置临山底座,登临一座六角亭,内设茶席,仅容3人。小楼在更大的尺度上构成了整个区域的一盏“禅灯”,同时也是一座微型的美术馆,艺术家孙玥创作的灯具放置其间,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文人精神图景。 建筑师范久江的作品《霁竹亭·水边》在原址上巧妙地重构了一座悬置的八角亭,在保留原有休憩及观景功能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观看体验。艺术家薛峰把这次与建筑师的合作日常以文字的形式留在湖中,以一种轻松凝练的方式构筑了现场、叙事与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在《南海声殿》的创作中,王灏以混凝土简洁有力地回应了当地的传统形式的现代转化,并巧妙地使原有廊架空间成为空间序列的辅助。声音艺术家秦思源以南海养鱼池的声音采样完成的三组声音交互作品,使“水”有了新的触感,并与建筑空间共同构筑出一座关于声音的建筑。艺术家史劼水墨创作成为这座声音殿堂的形象碑文。吴林寿在《野草博物馆》中实验性地以黑色充气膜形成建筑外维护,形成野草生长的缝隙和聚集水气的条件,配合屋顶的雾气装置,使建筑成为一个在南海湿润环境下自我生长的建筑。沈瑞筠的作品《春风吹又生》收集、种植并记录了本地的野草,将视线聚焦于这些无名野草,关注平凡而坚韧生命力量。 这6组作品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去阐释“水係南海”的主题,它们既是建筑与艺术的合作共生,也是作品与环境的在地共生,更是新旧映照的关系共生。 —— 王子耕

- 项目信息 艺术在樵山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4 展期:2024.11.16-2025.02.12 艺术区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九江镇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西樵镇人民政府、九江镇人民政府 支持: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艺术品分会 总策划:孙倩 顾问:北川富朗 策展:HUBART

“渔耕粤韵”板块 策展人:王子耕 助理策展人:戴彦 策展团队:赵怡然,吴芳妮,刘晨瑶 作品名称:渔耕小舍—湖边的微美术馆 参展作品信息: 《垂直的自然》 建筑师:徐浪;艺术家:冯瑞; 艺术团队:李乐晴; 立面材料支持:贝尊艺术; 摄影:合造社、朱雨蒙、田方方。 《井木间》 建筑师:罗宇杰;艺术家:彭斯; 摄影:朱雨蒙。 《山海禅灯》 建筑师:王欣;艺术家:孙玥; 瓷砖支持:东鹏集团; 灯光支持:荣熙照明; 木作支持:日兴家具; 摄影:造园建筑、朱雨蒙、田方方。 《霁竹亭·水边》 建筑师:范久江;艺术家:薛峰; 膜材支持:Serge Ferrari法拉利织物; 摄影:朱雨蒙。 《南海声殿》建筑师:王灏;艺术家:秦思源、史劼; 瓷砖支持:东鹏新材; 摄影:罗宇杰、朱雨蒙、冯瑞。 《野草博物馆》 建筑师:吴林寿;艺术家:沈瑞筠; 吴林寿团队成员:汤子昱; 结构顾问:张准; 摄影:朱雨蒙。

© Pills Architects, inc.

power by stoyar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