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RT021 BEIJING "珍宝阁" 特别展览展柜系统设计
2025年5月22日至25日,备受瞩目的北京廿一现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 BEIJING)在798·751园区的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两大标志性建筑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展会,此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1个国家及地区的超50家画廊与特别项目参展,共计展出近千件涵盖绘画、雕塑、装置、书画及珠宝等多个门类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其中,由PILLS工作室负责展览设计的“珍宝阁”(KunstKammer)特别展览在第一车间精彩呈现,成为本次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珍宝阁”展柜系列是PILLS工作室为应对极限的展览搭建时间而专门设计的创新展示系统。设计团队采用预制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极速安装与布展,并赋予了展陈系统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个性,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 珍宝阁“KunstKammer” PILLS方案的设计原型源自文艺复兴时期收藏家展示奇珍异宝的“珍宝阁”(KunstKammer德语、Cabinet de curiosités法语),它是现代“博物馆”的雏形,承载着展览发展演化的线索。从作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晚期王室贵族财富、权力、宇宙观和知识体系的象征,到如今面向公众的文化场所,“珍宝阁”深刻影响了现代展陈方式和策展方法,成为探讨“世界的观看方式”与“知识建构”的重要艺术文化符号。 本届ART021 BEIJING“珍宝阁”特展中,八家画廊以独特视角诠释了对于“珍宝阁”的不同解读。通过差异化的展柜的布局和展品的陈列,构建起多元认知的探索。有的画廊采用对视的作品布局构成电影分镜般的叙事表达;有的则将艺术品视为图像,运用蒙太奇将这些图像构建为思想的影像,形成一个图像自治的独立世界。“珍宝阁”作为展陈实验的载体,提供了开放的语境给画廊与观众,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它激发了观众主动地观看、感知以及对话,最终展览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为不同精神世界汇聚的文化场域,构成了一幅现当代艺术的“文化地图”。 珍宝阁作为“世界的观看方式”,鼓励人们反思和构建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在展示方法上,物品的排列并非按照传统的学科划分,而是基于一种更为流动和关联的思维方式。跨时空的作品可能并排展示,表明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知识、物件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的。这种方式也挑战了固有的知识结构,并启发观众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世界,从而激发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宇宙观。 PILLS的设计方案就体现了这样的哲学思考,将“珍宝阁”展柜视作一个对艺术作品的集合与再创造,同时兼具收纳功能和展示功能的复合体系。开启展柜,犹如步入一个“微型珍宝阁”——展柜系统作为一种综合的媒介载体,可收纳视频、图像、手稿、雕塑实体、文字等不同形式的展品,通过不同展品之间的关联性建立新的认知框架,形成完整的创作叙事脉络;除此之外,展柜也可将艺术家的创作工具——如画笔、雕刻刀、数码设备等纳入展品序列,使工具本身成为解读作品的重要密码,将流动的艺术过程转化为艺术现场,激发兴趣,制造一种探索感,建立起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对话机制。
- “模块化”系统 从运输箱到展示台——模块化设计的突破 本次展陈设计理念的形成,是基于项目实际面临的时间与空间双重约束条件而逐步成型的。由于项目周期紧迫且现场布展时间有限,PILLS工作室与ART021在设计初期,就制定了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模块化系统设计解决方案。该策略通过将传统墙体搭建方式升级为标准化模块生产与组装,实现了展陈系统的工业化预制与快速装配,从而有效保障了在严格时限内完成高质量布展的需求。甚至画廊在运输前就能够完成部分布展,使运输箱直接转化为展览空间,实现展陈与运输之间的无缝连接。这种从储存、运输到展示一体的逻辑,不仅贯穿于整个展览结构体系,更转化为一种独特的策展方式。 “珍宝阁”的单元由可折叠变化的实木箱体组成:运输时收拢为小体积木箱,抵达现场后迅速展开为立体的展示平台。模块化体系设计,正在重新定义艺术展览的空间与体验。方案可以看作是多个“珍宝阁”单元的“奇想组合”,通过对模块单元的精心设计,以及保留其变体的多样开放性,实现一整套灵活多变的展览体系的建立——每个展柜单元的侧板角度可灵活调节,内部精心配置了可移动的隔板和模组,比如可挂画的竖向挂钩模块,以及适用于雕塑实物的横向展板等,能根据不同艺术家和展品的需求调整。在高度标准化的基础上,不论是体系内部模块,抑或展柜单元本身的不同组合方式仍然保留了充分的个体差异性。 模块的变形与组合——实现“微型策展”自由度最大化 “展示系统从来都不是中性的,它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互为支撑、互相增强的关系。好的展示系统不仅要契合作品的类型,更要强化观众的情绪体验、知识背景的理解,以及整体氛围的营造。”——王子耕 每一组“珍宝阁”展柜单元,皆具备高度的可组合性与灵活性,仅凭组合方式的差异,便可衍生出不止八种的展陈形态。画廊视自身需求,根据展览作品的媒介形式、类型与自身的微型策展策略进行自主搭配和调整,赋予展示系统不同的性格与张力。尽管展柜单元是统一模数的,但内部模块灵活可调节,展柜单元之间亦可自由拼接,并且我们还特别设计了暗门的机制,为观众增添了游戏性的观看体验。这样统一而开放的模数化结构,在确保空间的协调性的同时,赋予了展览多元的空间叙事,鼓励观众以不同方式进入作品的语境。各家画廊对展柜的个性化编排,真正实现了“微型策展”在空间组织和表达自由度上的极致拓展。 可持续展陈系统的范式转型——从消耗到“零废弃” 随着全球化展览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展陈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比例也逐年增高,既有的“搭建-展示-拆除-废弃”的线性模式,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负责任的消费与生产”要求形成严重冲突。为此,PILLS团队希望借由这一预制模块化设计提供现实可行的环保解决方案:方案实现材料循环,可再生实木板材,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无损拆解,面板和零件可100%循环利用——在不同场合重复使用、重新组合,甚至进行下轮的定制改造——使碳足迹较传统方案显著降低,对展览行业具有变革价值。该模块化展陈体系在ART021BEIJING的实证应用中,既实现了将布展周期成功压缩,更建立了完整的回收和再循环路径。
珍宝阁作为“世界的观看方式”,不仅是一种物理空间的设计,它更代表了一种深刻的艺术认知方法。在现当代艺术策展中,“珍宝阁”提供了一种多维度、开放性和互动性的观看与思考世界的方式。本次ART021 BEIJING特别展览通过模块化系统的设计与非线性叙事的呈现,将展览的主动权交还给了观众,让每一次观看都成为独特的体验与知识的生成。其可持续设计理念,更是呼应了当代策展对环境保护的呼唤。“珍宝阁”的展陈设计不仅为艺术展览的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也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奇珍异宝”,是观众在探索中发现的意义,以及在艺术与生活中建立的深刻连接。
项目信息 展览名称:2025 ART021 BEIJING 特别展览“珍宝阁” 地点:北京798·751园区 第一车间 展览日期:2025年5月22日-5月25日 主办方:ART021 BEIJING 北京廿一现当代艺术博览会 参展画廊:Cc基金会、CLC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TONG画廊+项目空间、万一空间、喜在空间、站台中国、周围艺术 展览设计:PILLS 主持设计师:王子耕 设计团队:刘晨瑶、汪曼颖、孙康淳 深化顾问:魏源 制作方:北京如一堂文化传媒服务有限公司 摄影:张玉婷、王子耕、刘师麟 文本及编辑:袁琳娜、张圣媛 本项目国家专利号:ZL2025303361848
